作者: yuanyuan 2019-07-25 16:38 [查查吧]:m.uabf.cn
胭脂魚,又名黃排、血排、粉排、火燒鳊、木葉盤、紅魚、紫鳊、燕雀魚、火排、中國帆鰭吸魚等,生長于中國長江水系、卵生動物,在水族箱環(huán)境中還沒有過成功的繁育。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胭脂魚圖片,一起來看看吧。
外形特征
胭脂魚體側(cè)扁,背部在背鰭起點處特別隆起。頭短,吻圓鈍??谙挛?,呈馬蹄狀。唇發(fā)達,上唇與吻褶形成一深溝。下唇翻出呈肉褶,唇上密布細小乳狀突起無須。下咽骨呈鐮刀狀,下咽齒單行,數(shù)目很多,排列呈梳妝,末端呈鉤狀。上顛窩明顯下陷,位于頂骨外側(cè),下頰窩淺而不無須。腹部干直。背靖基底極長,無硬棘,鰭條50根以上,基部延長至臀鰭基部后上方;臀鰭條10~12;尾柄短,尾鰭深又形,下葉長于上葉。背鰭無硬刺,基部很長,延伸至臀鰭基部后上方。臀鰭短,尾柄細長,尾鰭叉形。鱗大呈圓形,側(cè)線完全。
在不同生長階段,體形變化較大。仔魚期當體長為1.6~2.2厘米時,體形特別細長,體長為體高的4.7倍;稍長大,在幼魚期體高增大,體長12~28厘米時,體長為體高的2.5倍;成魚期體長為58.4~98.0厘米時,體長約為體高的3.4倍,此時期體高增長反而減慢。其體色也隨個體大小而變化。仔魚階段體長2.7~8.2厘米,呈深褐色,體側(cè)各有3條黑色橫條紋,背鰭、臀鰭上葉灰白色,下葉下緣灰黑色。成熟個體體側(cè)為淡紅、黃褐或暗褐色,從吻端至尾基有一條胭脂紅色的寬縱帶,背鰭、尾鰭均呈淡紅色。
沒長大的胭脂魚幼體,說實話它們的體色的確不怎么讓人期待。深褐的底色,體側(cè)有三條黑色寬紋,雖說不上難看,但和成魚驚艷的紅色相比就差太多了。它們值得欣賞的地方是背鰭。胭脂魚的背鰭很長,尤其幼魚的背鰭前端更是十分高大,仿佛把整個軀體都拉伸成了山峰形。也正是這個背鰭讓它們得到了“一帆風順”的名字,聽著看著都挺吉利。
胭脂魚圖片
生活習性
胭脂魚喜好在水體中部和底部活動,不耐低氧。其體型 奇特,尤其幼魚體形別致,游動文靜,而且會隨情緒變化改變體色;[3] 攝食頻繁,屬雜食動物,無論食物狀態(tài)如何均可進食,其食物包括豐年蝦、紅蚯蚓和蔬菜。胭脂魚是卵生動物,但在水族箱環(huán)境中還沒有過成功的繁育。雄魚在接近雌魚時頭部和鰭上會出現(xiàn)結(jié)節(jié)。
胭脂魚生活在湖泊、河流中,幼體與成體,形態(tài)各異,生境及生物學習性不盡相同,幼魚喜集群于水流較緩的礫石間,多活動于水體上層,亞成體則在中下層,成體喜在江河的敞水區(qū),其行動迅速敏捷。可與波魚(Rasbora)、鮐(Danio)和黑線飛狐和平共處,但不能與石首魚和泥鰍混養(yǎng)。
胭脂魚圖片
成年胭脂魚體長最長能達到1米,由于其生長緩慢,在封閉的環(huán)境中可以活到25歲。 一般6齡可達性成熟,體重約10公斤左右。每年2月中旬(雨水節(jié)前后),性腺接近成熟的親魚均要上溯到上游,于3~5月在急流中繁殖。長江的產(chǎn)卵場在金沙江、岷江、嘉陵江等地。親魚產(chǎn)卵后仍在產(chǎn)卵場附近逗留,直到秋后退水時期,才回歸到干流深水處越冬。胭脂魚胭脂魚生長較快,1齡魚體長可達200毫米左右,成熟個體一般體重可達15~20公斤,最大個體重可達30公斤。
飼養(yǎng)方法
胭脂魚的野生個體曾經(jīng)遍布于長江各個水域,體長可達100厘米。我們現(xiàn)在市面上見到的都是人工飼養(yǎng)的小魚。胭脂魚的人工保育繁殖很成功,大批量的魚苗表明它的成活比較簡單。胭脂魚的游泳能力強,代謝較高,飼養(yǎng)它們需要較寬裕的水體,同時保證水的高流速和高容氧。但它不是熱帶魚,水溫控制在15~20℃為宜,過高則容易導致燒尾。胭脂魚是底棲性魚類,和所有吸口鯉科魚類一樣對食物的接受能力極強,只要它們的嘴能吸進去的,給什么都吃。它們的生長較快,所以只要魚缸的水體夠大,飼料足夠充足,等它們的身體長到50厘米左右的時候,就可以看見名副其實的“胭脂魚”了。
以上就是關(guān)于胭脂魚圖片分享,希望能夠幫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