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黃侗族大歌首次深圳演出第一站

作者:  何革七   2013-06-05 16:02 [ 查查吧 ]:m.uabf.cn

   小黃侗族大歌首次深圳演出第一站詳細信息如下:

小黃侗族大歌

  時間: 06月07日 周五 20:30-22:00

  地點: 深圳 龍崗區(qū) 坂田雅園路手造文化街B106~107

  費用: 80元(預售)

  類型: 音樂-小型現(xiàn)場

  活動詳情

  此次演出,是來自貴州省從江縣小黃村的,久負盛名的,以歌手潘夢為核心的、侗族大歌“十姐妹”原生態(tài)歌隊。她們從偏遠的貴州小黃山寨出發(fā),取道桂林,南下深圳,打算用她們的天賦的歌聲,來感動城市的心了。

  • 侗族大歌(cam grand choirs) 起源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最早被發(fā)現(xiàn),最早被國際所認可的的一種復調(diào)式、無指揮,無伴奏的自然的多聲部合唱音樂,其和聲渾然天成,迥然異乎西方和聲。

  •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誓詬恥,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當年的《越人歌》,相傳是打漿的越女唱給楚國貴族子皙聽,則是侗族先民的民歌。

  • 侗族人沒有文字,沒有樂譜,民歌都是由歌師口傳心授,世代流傳。所謂侗族歌隊,類似古希臘歌劇里之歌隊。侗族人的唱歌天賦,更是經(jīng)過漫長的稻作文化的積淀洗禮,保存千年。其歌聲深情婉轉(zhuǎn),宛如天籟。

  • 侗族大歌于2009年11月月列入聯(lián)合國《人類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作名錄》。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政府間委員會評委認為,侗族大歌是“一個民族的聲音,一種人類的文化”。 “侗族大歌”是一部極其珍貴的“社會百科全書”, 包括歷史傳說、祭祀禮儀,生產(chǎn)勞動、婚姻戀愛、勸事說理、詠唱風物等。

  • 大歌——侗語稱“嘎老”(Gal Laox),“嘎”就是歌,“老”具有宏大和古老的意思。侗族大歌以“眾低獨高”,復調(diào)式多聲部合唱為主要演唱方式。侗族大歌需要3人以上的歌班(隊)才能演唱,參加演唱的人越多,效果越好。幾乎每個侗寨都有歌隊,有的侗寨多達10來個歌隊。

  • “飯養(yǎng)身,歌養(yǎng)心,”侗族大歌的演唱內(nèi)容、表現(xiàn)形式,無不與侗人的習俗、性格、心理以及生活環(huán)境息息相關(guān),是對侗族歷史的真實記錄。

  • 如今土地凋零,鄉(xiāng)民貧窮,在外來經(jīng)濟和流行文化的沖擊下,政府扶持流于表面,歌師年邁古稀,青壯勞力外出打工。侗族大歌正面臨著后繼無人、瀕臨失傳的境地。侗族大歌的保護和傳承,成為了重要的課題。

  • 此次演出嘉賓是幸福大街樂隊主唱吳虹飛(侗族)。作為侗族大歌歌隊發(fā)起人,進行錄音、研究、傳播工作,2012年至今,一共舉辦46場侗族大歌原生態(tài)的獨立演出。

相關(guān)閱讀

發(fā)表評論
評論

熱門關(guān)注

  • 婚慶
  • 裝修
  • 培訓
  • 學車
  • 旅游

醫(yī)療健康

  • 資訊
  • 內(nèi)科
  • 婦科
  • 外科
  • 男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