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經(jīng)典語錄以及經(jīng)典作品大全(2)

作者:  wpiod   2011-11-17 14:29 [ 查查吧 ]:m.uabf.cn

張愛玲經(jīng)典語錄以及經(jīng)典作品大全

29“照片這東西不過是生命的碎殼;紛紛的歲月已過去,瓜子仁一粒粒咽了下去,滋味各人自己知道,留給大家看的惟有那狼籍的黑白的瓜子殼。”

  張愛玲(1920.9.3-1995.9.8)原名張煐。原籍河北豐潤,生于上海。童年在北京、天津度過,1929年遷回上海。1930改名張愛玲。中學畢業(yè)后到香港讀書。1942年香港淪陷,未畢業(yè)即回上海,給英文《泰晤士報》寫劇評、影評,也替德國人辦的英文雜志《二十世紀》寫“中國的生活與服裝”一類的文章。1942年應《西風》雜志《我的生活》征文寫散文《我的天才夢》得名譽獎。1943年她的小說處女作《沉香屑》(第一、二爐香)被周瘦鵑發(fā)在《紫羅蘭》雜志上。隨后接連發(fā)表《傾城之戀》、《金鎖記》等代表作。此后三四年是她創(chuàng)作的豐收期,作品多發(fā)表于《天地》、《萬象》等雜志。
  她23歲與胡蘭成結婚,抗戰(zhàn)勝利后分手。1949年上海解放后以梁京筆名在上?!兑鄨蟆飞习l(fā)表小說。1950年參加上海第一屆文代會。1952年移居香港,在美國新聞處工作,曾發(fā)表小說《赤地之戀》和《秧歌》。1955年旅居美國。在美與作家賴雅結婚,后在加州大學中文研究中心從事翻譯和小說考證。在美過著“隱居”生活。1995年9月8曰,被發(fā)現(xiàn)老死于美國洛杉磯自寓。
  她的創(chuàng)作大多取材于上海、香港的上層社會,社會內(nèi)容不夠?qū)拸V,卻開拓了現(xiàn)代文學的題材領域。這些作品,既以中國古典小說為根柢,又突出運用了西方現(xiàn)代派心理描寫技巧,并將兩者融合于一體,形成頗具特色的個人風格。
  主要作品有小說集《傳奇》和散文集《流言》,隨后,又寫有中篇小說《小艾》、長篇小說《十八春》、《秧歌》、《赤地之戀》、《怨女》和評論集《紅樓夢魘》等。
  張愛玲的電影緣
  《不了情》(1947年)是張氏小說《多少恨》的電影版本,講述了女家庭教師虞家茵與有婦之夫夏宗豫一段辛酸愛情。雖然情節(jié)上未見新意,但有張愛玲奇才異女的盛名護駕,又有大導演?;÷?lián)手,加上劉瓊和陳燕燕的人緣,仍然有許多觀眾心甘情愿地走進影院去享受這段歸來淚滿巾的悸動。
  《太太萬歲》(1947年)是40年代末中國喜劇電影的代表作品。張愛玲繼續(xù)與?;『献?,在電影中增添了些許酸溜溜的諷刺味道。老戲骨張伐、石揮、上官云珠配合得天衣無縫,新秀蔣天流也藉此走紅。怎樣做一個完美的太太?作時興打扮的民國少婦依然要履行千古不變的義務,站在傳統(tǒng)觀念的陰影里推敲答案,盡管怎樣做都不能完滿。
  《哀樂中年》(1949年)張愛玲與?;〉娜群献?,默契和靈感的火花使編和導的界限逐漸模糊起來,這卻成了這對創(chuàng)作絕配的最后燦爛。
  《金鎖記》是一個擱淺的計劃,也預示著張愛玲電影生涯的第一個分號。在風云突變的歷史中,影迷們惟一可以做的只是尋一處幽靜所在,想像一下張瑞芳扮成曹七巧的模樣,順便留意小說中欣賞月亮時的蒼涼快感,對人生中“不徹底的現(xiàn)實,永不完滿的情愫”發(fā)一番感嘆。
  將近十年后,張愛玲才有機會重續(xù)電影不了情。1956年起,她為香港電懋電影公司陸續(xù)編寫了10個劇本:1956年《情場如戰(zhàn)場》、《人財兩得》、《桃花運》,1960年《六月新娘》、《溫柔鄉(xiāng)》,1962年《南北一家親》,1963年《小兒女》,1964年《南北喜相逢》和60年代的《一曲難忘》(又名《魂歸離恨天》)。
  此后,張愛玲再沒創(chuàng)作過電影劇本。
  如今,根據(jù)張愛玲作品改編的許多電影都已成為膾炙人口的名片。
  主要有:
  《傾城之戀》(Love in a FallenCity,1984年,許鞍華導演)
  《滾滾紅塵》(Red Dust,1990年,嚴浩導演)
  《紅玫瑰白玫瑰》(Red Rose White Rose,1994年)
  《半生緣》(Eighteen Springs,1997年,許鞍華導演)

發(fā)表評論
評論

熱門關注

  • 婚慶
  • 裝修
  • 培訓
  • 學車
  • 旅游

醫(yī)療健康

  • 資訊
  • 內(nèi)科
  • 婦科
  • 外科
  • 男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