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教育培訓 > 高等教育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試題及答案:第二章(6)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試題及答案:第二章(6)

  五、材料分析題

  1.[材料1]孔子說: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材料2]孟子說: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

  [材料3]荀子說: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學,不可事。禮儀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學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學,不可事,而在人者,謂之性;可學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謂之偽(“人為”之意),是性偽之分也。

  [材料4]孫中山先生指出:世界人類之進化,當分三時期:第一由愚昧進文明,為不知而行的時期;第二由文明再進文明,為行而后知時期;第三自科學發(fā)明而后,為知而后行之時期。以行而求知,困知而進行。

  請回答:

  (1)簡要評析上述材料給出觀點。

  (2)材料4揭示的知行關(guān)系是什么?

  [答案要點]

  (1)孔子的“生而知之”和孟子的“良知、良能”是說知識是天生的或不學而知,是唯心主義先驗論;孔子的“學而知之”和“困而學之”以及荀子的觀點,承認人的認識是后天學習所得,是樸素唯物主義思想。

  (2)孫中山借人類文明說明知識的來源和認識的發(fā)展,指出這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的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人的認識不是先天就有,也不可能一次完成。孫中山的知行學說包含了在實踐中需要理論的指導(以行求知)和在理論指導下的行動(知先行后)這樣的實踐――認識――再實踐的意義,具有樸素的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思想。

  2.[材料l]恩格斯指出:就一切可能看來,我們還差不多處在人類歷史的開端,而將來糾正我們錯誤的后代,大概比我們可能經(jīng)常以極為輕視的態(tài)度糾正其認識錯誤的前代要多得多。他進一步指出:科學史就是把這種謬誤逐漸消除或者更為新的、但終歸是比較不荒誕謬誤的歷史。

  [材料2]波普爾在《科學知識進化論》一書說道:“衡量一種理論的科學地位是它的可證偽性或可反駁性。”

  “我所想到的科學知識增長并不是指觀察的積累,而是指不斷推翻一種科學理論,由另一種更好的或者更合乎要求的理論取而代之。”

  “科學史也像人類思想史一樣,只不過是一些靠不住的夢幻史、頑固不化史、錯誤史。但科學卻是這樣一種少有的―也許是唯一的―人類活動,有了錯誤可以系統(tǒng)加以批判,并且還往往可以及時改正。”

  [材料3]正當相對論得到普遍稱譽時,愛因斯坦卻冷靜地說:“如果引力勢場不能使光譜線向紅端位移,廣義相對論就站不住腳。”“從它推出許多結(jié)論中,只要有一個被證明是錯誤的,它就必然被拋棄。”

  請回答:

  (l)上述材料在科學理論發(fā)展問題的共同觀點是什么?

  (2)恩格斯與波普爾對科學的發(fā)展有什么不同認識?

  (3)簡述波普爾“衡量一種理論的科學地位是它的可證偽性”的觀點。

  [答案要點]

  (1)恩格斯、波普爾和愛因斯坦分別從不同角度解釋了科學發(fā)展過程中真理與謬誤的矛盾,指出科學是一個不斷發(fā)現(xiàn)真理、檢驗真理、修正錯誤、發(fā)展真理的過程。

  (2)恩格斯與波普爾的不同在于,波普爾把科學可能錯誤、可以被否證作為科學的最本質(zhì)的特征,把科學史簡單歸結(jié)為一種理論推翻另一種理論的歷史,沒有重視被推翻理論其中可能包含的合理性因素,這是一種簡單的否定過程。恩格斯則辯證地認識這一問題。在承認任何今天看來是正確的東西都包含著明天可能發(fā)現(xiàn)是錯誤的同時,強調(diào)科學史是一個在真理與謬誤的斗爭中,不斷證實真理,克服謬誤、發(fā)展真理的歷程。

  (3)波普爾的觀點指出了科學發(fā)展必須不斷批判和改正錯誤,這對于研究科學知識增長規(guī)律有很大啟發(fā)。但是他認為一個理論是否具有科學性的標志僅在于它是否具有可證偽性的觀點顯然是片面的。

免責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查查吧平臺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承擔相關(guān)法律責任。圖片涉及侵權(quán)行為,請發(fā)送郵件至85868317@qq.com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返回查查吧首頁,查看更多>>
提示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查查吧平臺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承擔相關(guān)法律責任。圖片涉及侵權(quán)行為,請發(fā)送郵件至85868317@qq.com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優(yōu)惠商城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