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深圳旅游 > 游記見聞 > 大鵬所城——《深圳訪古》

大鵬所城——《深圳訪古》

  深圳緣何謂“鵬城”?我第三次去時刻意尋訪,才有了答案。

  原來,遙在600多年前的明代,位于深圳市東部大鵬鎮(zhèn)鵬城村,廣州左衛(wèi)千戶張斌開為抗擊倭寇即在此構(gòu)筑了“大鵬守御千戶所城”,簡稱“大鵬所城”。 它占地約10萬平方米,城墻高6米、長1200米,城墻由山麻石、青石磚砌成。 “大鵬所城” 乃歷史深圳之根也,別稱“鵬城”即源于此。

  打聽到古城尚完好保存且路程不遠,便急切想要實地考察一番


  驅(qū)車來到目的地停車場,雄偉莊重、風格古樸的城門樓早映入眼簾。走近門洞,仰望城墻,撫摸被歲月侵蝕得色彩斑駁的城磚,對先人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那白色的城墻腳跟之墻磚是明朝的,青色的墻磚則是清朝的。歷經(jīng)600年風雨滄桑,大鵬所城主要格局、街道及建筑仍得以保存,頗不容易。放眼望去,舊痕新跡,修茸之功相當可以。

  2001年,大鵬所城被國務(wù)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大鵬所城的“鵬城村”被國家文物局公布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年輕的深圳有此一家,善莫大焉。 參觀大鵬所城,可依標識牌繞行。狹窄蜿蜓的小巷鮮有游人,顯得寧靜古樸。路面俱以青石板鋪就,明清風格的嶺南特色民居,令人恍若置身前朝。其間更有數(shù)座建筑宏偉、獨具特色的清代“將軍第”有序分布。

  位于古城南門街內(nèi),有一座清代中葉典型的四合院建筑群,是清道光年間福建水師提督劉起龍將軍的府第。該府第呈不規(guī)則梯形,東墻長18米,西墻長30米,寬30米,計建筑面積510平方米,門首橫額匾題“將軍第”三個楷書。將軍第平面布局為側(cè)門內(nèi)進,當心間為住宅,三進三間,二廳一天井六廂房。左為后院,內(nèi)有前后廂房四個,天井一個。前有長廊,當心間與后院有門相通,地面鋪磚。墻石腳青磚結(jié)構(gòu),木架梁、石柱礎(chǔ)。屋頂結(jié)構(gòu)為硬山頂,中有灰脊,檐板雕刻花鳥草木、人物故事等題材畫。該將軍第保存完好,整體布局如舊。1984年,深圳市人民政府將劉起龍將軍第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以丈許高的厚墻圍著的振威將軍第建于清道光二十四年,宅院為三座三進三間,正廳中座三廳二天井,各座之間長廊相通,地面鋪紅磚,墻石腳上青磚相砌。大鵬客家史載:賴家自清嘉慶年間以來,世代行武,三代曾出五位將軍,史稱“三代五將”。賴恩爵作為林則徐的副將,成功指揮了“九龍海戰(zhàn)”,該戰(zhàn)是中國近代抗英戰(zhàn)爭取得勝利之首仗。

  攀上瀕海城樓,居高臨下,城內(nèi)布局一目了然。大鵬所城迄今仍尚保留有東門、南門和西門三座城門樓。


  環(huán)顧四周,心頭頗不是滋味。區(qū)區(qū)石壘小城,豈可抵御洋人的堅船利炮?城門上擱置的幾尊可憐的銅炮,似乎在訴說著歲月的屈辱。城外一株高大的古榕樹,倒是掛滿了祈福的彩條,張揚著當今民眾對于和平與美好生活的期盼。


  古城內(nèi)還有侯王廟、天后宮、趙公祠、參將署、大鵬倉等一批古跡可供參觀。廟祠自然是整修后的新貌,而用以屯糧之大鵬倉,則顯得太新太假了。來大鵬所城,最值得一瞧的當是“鵬城歷史展” 一一 賴府書房里有四個展廳。其一:源遠流長,大鵬所城“北冥有魚,其名曰,鯤化而為鳥,其明曰鵬”,緣自莊子《逍遙游》;其二:海防重鎮(zhèn),“沿海所城,大鵬為最”,緣白康熙靳文謨《新安縣志》;其三:抵御外侮,大鵬所城明代反抗倭寇和葡萄牙入侵、清代抗擊英殖民侵略者;其四:鵬城英杰,抗擊外來侵略和守衛(wèi)這座海防重鎮(zhèn),無數(shù)英杰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來大鵬所城,既了解了深圳歷史,亦見證了歷史中國沿海居民之深重苦難與祈盼,此行不虛。

免責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查查吧平臺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承擔相關(guān)法律責任。圖片涉及侵權(quán)行為,請發(fā)送郵件至85868317@qq.com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返回查查吧首頁,查看更多>>
提示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查查吧平臺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承擔相關(guān)法律責任。圖片涉及侵權(quán)行為,請發(fā)送郵件至85868317@qq.com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優(yōu)惠商城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