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是唐代偉大詩人杜甫著名的“三吏三別”之一。這首五言古詩通過作者親眼所見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統(tǒng)治者的殘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亂”引起的戰(zhàn)爭給廣大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表達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石壕吏教案范文,一起來看看吧。
《石壕吏》教案
教學目的:
1、通過涵詠、朗讀、鑒賞,了解該詩的思想感情,體會杜甫詩歌的人民性。
2、在學習詩歌的過程中喚起學生深入思考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
教學重點:品味、賞析,感受該詩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對詩歌語言的感受能力,學生悟性的培養(yǎng)。
教具:投影儀、錄音機
教學步驟:
一、導入
(投影儀:安史之亂的圖片)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使唐朝由盛轉衰,人民在這八年中飽嘗的卻是數不盡的疾苦,道不完的災難。有一位熱愛人民的詩人用他那飽含深情的筆記下了真實的一幕。請打開書,讓我們了解一下這位詩人的情況。(看注解一,請一位學生讀,讓其他學生說一說自己了解的杜甫的情況,教師補充)
總結(投影):杜甫(712-770)我國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的作品多抒發(fā)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顯示了唐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石壕吏》便是其中廣為流傳的一篇。
二、今天我們學習這篇作品。請一位學生朗讀。
正音:逾 看 戍 嫗 咽
讀完后,請把大意說出來。
三、概括大意,明確要求,強調不要逐詞逐句翻譯,只要概括就行。
1、 一學生概括,其他學生更正補充,師生共同探討。
2、教師點撥
1)該詩開頭告訴你發(fā)生了什么事?用原詩回答。
有吏夜捉人。(板書:捉)
2)為什么不說征兵?而捉人為什么在夜里?官吏來捉人時,老婦干什么?
明確:當時朝廷腐敗,讓百姓負擔沉重的兵役,繁重的徭役,百姓苦不堪言,是時征兵性質已變,因而是捉兵。
官府捉人之事時常發(fā)生,人們白天躲藏或反抗,無法“捉到”,夜間“捉人”,可見手段之狠毒,又可見人民處境之艱難兇險。
老婦出門看(板書:看。開始)(同時解釋“看“;照料門戶,掩護老翁逃走)
3)詩的二三段所敘述的故事從何而來?從哪句可以看出?
明確:是隔門聽來的。“聽婦前致詞”里的“聽”可以表明。
4)故事的結局如何?從哪些詩句可以了解?
明確:從“獨與老翁別”可以知道老婦被抓走了。(板書:走。結局)
四、學生朗讀這首詩,讀后提出自己有疑問的地方。
2021-07-09
2021-07-08
2021-07-08
2021-07-08
2021-07-08
2021-07-08
2021-07-07
2021-07-07
2021-07-07
2021-07-07
2021-07-07
2021-07-06
2021-07-06
2021-07-06
工作態(tài)度怎么寫 具有穩(wěn)定的工作心態(tài)
2021-07-06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查查吧平臺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圖片涉及侵權行為,請發(fā)送郵件至85868317@qq.com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