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任何言行舉止都會通過模仿與感染的心理機制傳給孩子,并可能成為孩子的習慣。
模仿是人的特點,是少年兒童的心理特性。就是仿效別人的言行、舉止與行為而使自己產生相類似的行為和心理活動。模仿是人類社會學習的重要形式,在個體社會化過程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一般說來七八個月的嬰兒就會開始模仿成人表情與動作,稍后就開始模仿成人的語音。在家庭教育中,特別要注意引導幼小的孩子模仿父母的優(yōu)秀品質與行為,模仿父母的良好習慣。
孩子的模仿種類,通常分為模仿動作、模仿表情、模仿語言。
所謂模仿動作就是重復仿效別人的動作,特別是成人富有生動性和戲劇性的動作,更容易被幼小孩子模仿。比如有的孩子走路的姿勢和自己的父親或母親幾乎完全一樣;有的孩子說話的樣子、思考的樣子和父母一樣,等等。
模仿表情是效仿他人的表情。一位父親和人說話時經常眨眼笑,眨一下眼,嘴笑一笑,他的女兒也逐漸從她爸爸那里學會了,和同學或別人說話時也眨眼笑。
模仿語言就是效仿別人的語言。不少孩子說話口氣和他(她)的父母特別是和他(她)的母親有很多相同之處。比如說:有的母親常說,越煩你有什么毛病,你就越有什么毛病。孩子也跟著模仿,對別的孩子也說:越煩你有什么毛病,你就越有什么毛病。這就是一種語言的模仿。
在孩子的心理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年齡越小模仿能力越強。他們能模仿良好的動作、表情、語言與習慣,也能模仿不良的動作、表情、語言與習慣。因此,父母的語言、表情、動作與習慣對孩子的語言、表情、動作和習慣將產生重要的影響。父母以身作則,使自己的良好語言、行為與習慣成為孩子模仿的對象。孩子在家庭生活的早期模仿自父母的良好行為、良好動作、語言表情與習慣,對以后孩子的成長將發(fā)揮重大作用。
在家庭生活與社會生活中,人的時裝、發(fā)型等都是模仿對象。父母良好的道德情操、良好的生活習慣,必將陶冶孩子的情操,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習慣。父母不良情緒與不良習慣必將通過模仿機制讓孩子從小就有一些和家長一樣的壞毛病。
模仿分為無意模仿和有意模仿。越是小的孩子無意模仿就越多。有的父親總在摳鼻子,他的子女模仿他的動作,結果也經常摳鼻子。有人說這是遺傳,不是,這是后天模仿而來的。兒童的模仿大多是無意模仿。
我們現在重視學習成績的結果,重視考試的分數,但忽略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
一個好習慣的形成對人終身有益,一個不良習慣的形成對人終身有害。有些習慣甚至會直接影響考試分數高低。
我建議,父母要像重視孩子學習成績那樣,重視培養(yǎng)孩子好的習慣。良好的習慣使人在工作中省時、省力,減少錯誤,提高效力,有利于身心健康發(fā)展。任何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都使工作井然有序,都會提高工作效益,提高工作質量。例如有人有珍惜時間的習慣,有人卻養(yǎng)成了浪費時間的習慣。人們常說時間就是金錢,在知識經濟時代,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的價值遠遠超過以往的任何時代,將發(fā)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父母要用自己的良好習慣去影響教育孩子,使孩子從小養(yǎng)成愛勞動習慣、講衛(wèi)生習慣、誠實習慣、禮貌習慣、負責任習慣。要努力引導孩子克服吃零食、不衛(wèi)生、馬馬虎虎、辦事不認真、說謊、說臟話的壞習慣。
免責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查查吧平臺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圖片涉及侵權行為,請發(fā)送郵件至85868317@qq.com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返回查查吧首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