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的發(fā)展
一、六博——象棋的萌芽時期
我國最古老的棋戲是六博和圍棋,并稱博弈。六博的出現(xiàn)比圍棋略早,《穆天子傳》記載,周穆王曾跟進公下了三天六博棋角勝負,至春秋時代博弈已并行于世。
二、象戲——象棋的雛形時期
三國時期,象棋的形制不斷地變化,并已和印度有了傳播關系;
至南北朝時期的北周朝代,武帝(公元561~578年在位)制《象經(jīng)》,王褒寫《象戲·序》,庚信寫《象戲經(jīng)賦》,標志著象棋形制第二次大改革的完成。
隋唐時期,象棋活動穩(wěn)步開展;唐代中期,象戲進一步向現(xiàn)制象棋靠攏。唐代,象棋在中國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已有“將、馬、車、卒”4個兵種,由黑白相間的64個方格組成。后來又參照我國的圍棋,把64個方格變?yōu)?0個點。這種象戲被稱為“寶應象棋”,至今日本還將它作為象棋的代稱。
三、宋代象棋——象棋的發(fā)展和定型時期
宋代,中國象棋基本定型,除了因火藥的發(fā)明增加了“炮”之外,還增加了“士”、“象”。宋代是象棋廣泛流行,形制大變革的時代。
明代,可能為了下棋和記憶的方便,才將一方面的“將”改為“帥”。
明清時期,象棋有了很大的發(fā)展,并涌現(xiàn)出了不少象棋名手和論述象棋的專著。
清代是中國象棋發(fā)展的全盛時期,名家輩出,名譜眾多。有關象棋著作有《梅花泉》、《韜元機略》、《心武殘篇》、《竹香齋象戲譜》、《百變象棋譜》等。
象棋著名的四大排局“七星聚會、野馬操田、千里獨行和蚯蚓降龍”也都是在清代完成的。這四個排局各具特色,但都是圍繞車、馬、炮、兵相互配合而展開,這些排局迄今為止仍然是公認的難度最高,最為復雜的??梢哉f清代是古代象棋發(fā)展理論和技術戰(zhàn)術水平達到巔峰的歷史階段。
棋盤
棋子活動的場所,叫作“棋盤”。在方形的平面上,由九條平行的豎線和十條平行的橫線相交組成,共有九十個交叉點,棋子就擺在交叉點上。中間部分,也就是棋盤的第五,第六兩橫線之間未畫豎線的空白地帶稱為“河界”。兩端的中間,也就是兩端第四條到第六條豎線之間的正方形部位,以斜交叉線構(gòu)成“米”字方格的地方,叫作“九宮”(它恰好有九個交叉點)。整個棋盤以“河界”分為相等的兩部分。
棋子
紅棋子:帥一個,車、馬、炮、相、仕各兩個,兵五個。
黑棋子:將一個,車、馬、炮、象、士各兩個,卒五個。
棋子的價值
在對弈時,雙方都要進行不可避免的兌子【帥(將)是唯一不可兌換的棋子,下列子的價值如下(以車9分為例,帥(將)除外】
車——9分戰(zhàn)斗力最強大的棋子,是作戰(zhàn)主力的第一位。車的價值最大,用分值來算是9分。開局階段應盡量出車,“三步不出車,必定要輸棋 ”。
炮——4.5分是遠距離作戰(zhàn)兵種,機動性和突擊性較強,開局時炮顯的比馬靈活。分值為4.5分。炮應遠懾,不可虛發(fā),殘局炮歸家。
馬——4分曲線型的活動,具有面的控制力,屬于中距離的作戰(zhàn)兵種。分值為4分。
相(象)、仕(士)——2分保衛(wèi)將帥的防御性兵種,在一定情況下起助攻的作用。“撐起仰角士,不怕馬來攻”,象盡量往中間連環(huán),陣容工整。
兵(卒)
未過河兵(只能向前)——1分
已過河兵(可以向前及左右移動)——2分
到底線的兵(由于只能左右移動)——1分
中兵尤為重要,是中路的屏障,三、七兵對活馬起重要作用,記住兵能制馬的棋諺。
帥(將)將帥的價值及其運用原則:是全局的中心,勝負的標志。除在殘局階段,一般沒有實戰(zhàn)能力,在全局中應以“靜”為原則。
以上就是關于中國象棋的起源,象棋的發(fā)展的詳細內(nèi)容,希望您能夠喜歡。
推薦閱讀:
2021-07-09
2021-07-08
2021-07-08
2021-07-08
2021-07-08
2021-07-08
2021-07-07
2021-07-07
2021-07-07
2021-07-07
2021-07-07
2021-07-06
2021-07-06
2021-07-06
工作態(tài)度怎么寫 具有穩(wěn)定的工作心態(tài)
2021-07-06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查查吧平臺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圖片涉及侵權(quán)行為,請發(fā)送郵件至85868317@qq.com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