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甸園是地上的樂園,根據(jù)《圣經(jīng)·舊約·創(chuàng)世紀》記載,神·耶和華照自己的形像造了人類的祖先男人亞當,再用亞當?shù)囊粋€肋骨創(chuàng)造了女人夏娃,并安置第一對男女住在伊甸園中,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關于心靈的伊甸園散文鑒賞,一起來看看吧。
心靈的伊甸園(一)
陶潛有三徑就荒的松菊之地,因而能有“采菊東籬下”的閑情雅致;劉海粟有看過云卷云舒的心靈之窗,因而他有閑看庭前花開花落的淡雅儒氣;詩圣亦有茅屋,因而他有“大庇天下寒士”的凌云清志;還有那一襲長衫的李太白,他有離不開的酒窯,因而他才能抱明月而長終!
你,我,他也需要駐守一片心靈的伊甸園!
“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好一個聽不見,好一個看不見,心靈凈僻,靈動的是外乎冷血而溢馀熱的激情,這不是孤獨,更何以說是難以名狀的孤獨呢?我喜歡一種解釋,是一種寧靜恬淡的生活態(tài)度,孤獨太微醺冷凝,詠春又太浮華空洞。唯有寧靜,寧靜祛除現(xiàn)實社會里的蕪雜與煩瑣,可以為自己留下一個竹深徑幽的伊甸園供自己在忙碌后的月光下品茗,擷菊,讓自己不至于太世俗化,功利化。
孔說“古之人,外化而不內(nèi)化;今之人內(nèi)化而不外化”其意何如?在馬克思的辯證唯物主義中說內(nèi)因在事物發(fā)展過程中是起決定作用的。由此推之,一個人想達到“舉世皆濁我獨清,世人皆醉我獨醒”的境界,誠有難度,當然想要像莊子一樣看等生命,自然,生死,乃至行行色色的一類人,顯得愈不切實際,我們沒有他們那圣人般的至高點,但,我們可以活出自己的“味”兒。
生命是一個過程,速度不宜太快,我們對待自然可能只是浮光掠影,對待蟲魚鳥獸,目睹稀世動物的瀕臨可能也是空乏其意。為何?興許是極端快節(jié)奏的都市生活,已將人的本性暴露無遺,人類的主宰作用日趨顯現(xiàn),而心中那最原始,最純潔的情結,早已被洗滌的一無所有。年輕人可以狂一回,動不動來一句“PF”,實際是“佩服”。中年人也可絢一次,跨洋越海,進巴黎,上挪威,登富士。可我想說不論何時,何地,哪怕是在地獄也要為畫一扇心靈之窗,駐守一片心靈的伊甸園。
或許,像黛玉一樣至死都能回歸那“與子諧藏”的伊甸園,呼著“寶玉,你好……”而歸去的人確實很少;或許,像清照一樣有著千年孤獨而還能在瘦弱黃花的靈魂深處覓歸之人更是寥若星辰;或許只有忙活了大半輩子的老人;或許,只有路遙那《平凡世界里》的孫少平,才能略解其中味。
米萬明鐘吟“悠然把酒對西山”,范仲淹呼“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太白抒“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能開心顏!”秋瑾也嘆“秋風秋雨急煞人!……”他們都是有歸宿的人,他們在自己的伊甸園里感受的是淡淡的孤獨,純純的陽光,微微的秋,襲襲的炊煙……
唯寧靜是美,寧靜是川端康成的未眠花,是三毛筆下無言的大漠,是東坡的竹林芒鞋,是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心靈的伊甸園沉淀的是寧靜致遠的閑花,細雨,他們無聲,它們寧靜!
心靈的伊甸園(二)
暮云低,氤氳淺,碧草連天,棧橋迤邐短。魚兒躍,花兒妍,鳥兒呢喃,蘆蕩曠野遠。這就是我家鄉(xiāng)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七星河濕地。它坐落在寶清城北四十公里的七星河中下游,這是一幅似遺世獨立的自然風景,一幅色彩斑斕、讓人浮想聯(lián)翩的優(yōu)美畫卷。它如一首古詩,含蓄雋永;亦如一杯美酒,歷久彌香;更如一位少女,款款情深。這里更是心靈的伊甸園,躬耕在濕地家園的管理者們,用愛心和勤勞呵護著這片大自然的純凈與美好、淡然與悠遠。他們讓這兒的草青水碧,云淡天藍;讓形態(tài)各異的遍地野花盛開得百媚嬌艷;讓包括珍稀、甚至瀕危物種在內(nèi)的各種鳥類在這里生息繁衍。
2021-07-09
2021-07-08
2021-07-08
2021-07-08
2021-07-08
2021-07-08
2021-07-07
2021-07-07
2021-07-07
2021-07-07
2021-07-07
2021-07-06
2021-07-06
2021-07-06
工作態(tài)度怎么寫 具有穩(wěn)定的工作心態(tài)
2021-07-06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查查吧平臺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圖片涉及侵權行為,請發(fā)送郵件至85868317@qq.com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