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牙反正要脫掉,不用管
有些家長對孩子的乳牙不重視,認為反正乳牙也要脫掉換成恒牙的。真是這樣嗎?牙醫(yī)告訴我們,牙齒的保護一定要從乳牙開始,因為“乳牙有病,恒牙不利”。 乳牙是兒童時期的咀嚼器官,又是未來恒牙萌出的向導,乳牙的好壞對于寶寶的健康發(fā)育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如果在換牙前,寶寶的牙齒不好,就極有可能影響寶寶進食,繼而影響消化吸收,從而影響生長發(fā)育。再有,病態(tài)的乳牙即使換成恒牙后,也會造成牙齒咬頜不齊、齲齒等。
為了寶寶有一口好牙,就要讓寶寶從2歲開始學習刷牙——
1.為寶寶準備一支兒童牙膏、一支兒童牙刷、一個漱口杯。
2.媽媽刷牙時,讓寶寶看著。你擠牙膏,讓他也學著擠;你刷牙,讓他看著,并告訴他刷牙的方法;你漱口,讓他也學著漱口。只要一步一步做,寶寶也能學會刷牙。
3.寶寶刷牙的動作可能不熟練,但不要責備寶寶,應耐心地指導并經(jīng)常鼓勵。比如夸獎他“今天沒有弄濕衣服”、“今天小嘴擦得真干凈”之類的話,寶寶就能越做越好。
含著奶瓶睡覺
有些孩子養(yǎng)成了不好的生活習慣,睡覺要含著奶嘴睡覺。長此可能以往,就會患了“奶瓶齲”。奶瓶齲是指已經(jīng)長了牙齒,但還在用奶瓶吃奶的嬰幼兒所患的一種齲病。日常生活中,不時可以看到一些寶寶,還不等乳牙出齊,已長出的牙卻變成又黑又尖的爛牙根了,這種現(xiàn)象大都是奶瓶齲所致。
奶瓶齲的發(fā)生往往是由于家長沒有掌握正確的喂奶方法造成的。喂奶時,奶嘴在寶寶的嘴里恰好放在上下門牙的中間,奶頭頂在腭部,吮吸奶液時,幾乎能使所有門牙都浸泡在奶液里。這樣,在寶寶吸奶獲得營養(yǎng)的同時,口腔的細菌也借有利條件而生長繁殖起來。
寶寶含著奶嘴睡著,無法清理口腔,使口腔內腐蝕牙體的細菌大量繁殖,久而久之牙齒脫鈣、牙冠剝脫,形成黑色的殘根或牙渣。
為了防止奶瓶齲的發(fā)生,父母要做到—
1.不讓寶寶口中含著糖塊或其他食物睡覺。
2.睡前用奶瓶喝奶的寶寶,喝完奶后,再換上一瓶白開水喝,起到清潔口腔的作用。
3.控制寶寶吃甜食的量,不過多吃糖。
4.平時喂奶后,可用消過毒的紗布蘸清水為寶寶擦洗牙面。
5.每次喂奶,最好不要超過15分鐘,減少奶液浸泡牙齒的時間。
不喂硬質輔食
寶寶從無牙到有牙,也體現(xiàn)了消化系統(tǒng)的逐步完善。最開始是以吃母乳或奶粉喂養(yǎng),然后從4個月時開始添加蛋黃、米粉、魚泥,到五六個月時就可以喂爛粥、肉末、菜泥等,這樣既可使消化系統(tǒng)逐漸適應,又可及時鍛煉咀嚼功能、刺激牙齒萌出。大多數(shù)乳牙萌出以后,還可逐漸給寶寶添加餅干、瘦肉、豆制品、蘋果、黃瓜、果丹皮等較硬韌而耐咀嚼的食物,進一步促進牙齒與頜骨的發(fā)育。
如果在添加輔食的年齡不加輔食,將影響寶寶的牙齒功能,使萌出的牙齒排列不齊。牙齒得不到鍛煉,也會影響頜骨的發(fā)育。
為了寶寶牙齒美觀,父母應做到—
1.從4個月開始,逐漸添加蛋黃、果泥等輔食。
2.8個月左右的寶寶,制作的輔食可由泥狀變成碎末狀。
3.1歲左右的寶寶,制作的輔食就可以是小丁或小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