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教育培訓 > 中小學教育 > 囫圇吞棗寓言故事 囫圇吞棗是怎么來的

囫圇吞棗寓言故事 囫圇吞棗是怎么來的

  我們經(jīng)常聽到囫圇吞棗這個詞語,那么囫圇吞棗是怎么來的?它到底是什么意思?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囫圇吞棗寓言故事,一起來看看吧。

  囫圇吞棗

  【拼音】hú lún tūn zǎo

  【出處】宋代的朱熹《答許順之書》:“今動不動便先說個本末精初無二致,正是鶻侖(囫圇)吞棗。”

  【解釋】不多咀嚼,把棗子整個吞下去。比喻對事物不加分析思考,不思考仔細,籠統(tǒng)的接受。。囫圇:整個兒。

  【用法】: 作謂語、賓語、狀語;形容讀書不認真

  囫圇吞棗寓言故事 :

  相傳古時候有個老先生,身邊教了很多學生。一天課余時間,學生們拿出新鮮的梨子和大棗吃了起來。這時,先生家里來了一位客人。這位客人是個醫(yī)生。他看到學生們都 在不停地吃著梨子和大棗,就勸他們說:“雖然梨子有益于嗓子,但吃多了卻會傷脾;大棗是有益于脾,可是吃多了就會損壞嗓子。”聽了這位客人的話,一個愚鈍的學生想了很久才說:“那我吃梨的時候光嚼不咽下去,這樣就不能傷我的脾了;吃棗就整個兒吞下去而不嚼,也就傷不了我的嗓子了。”客人說:“唉,真沒辦法,你整個兒一個囫圇吞棗呀!”

囫圇吞棗寓言故事 囫圇吞棗是怎么來的

  囫圇吞棗的寓意:

  囫圇吞棗的意思是指我們學習知識時不能囫圇吞棗,首先把要學的知識理解清楚,然后再認真去掌握它。如果學知識只是籠統(tǒng)地學,就不會學到真正的知識。

  囫圇吞棗造句:

  1、爺爺坐在我面前,和藹可親地對我說:“我們做任何事,都不能囫圇吞棗亂干一通。”

  2、學習不能囫圇吞棗而是要精益求精

  3、倘使囫圇吞棗,似乎沒有多大用處。

  4、一飯一粟,來處不易,一本好書的產(chǎn)生,更不是容易的事,我們豈可草草讀過,不說對不住作者,就對自己的本身說,也不應囫圇吞棗一般地來讀書。

  5、讀書不能囫圇吞棗,要讀到內涵,讀到中心才能讀好。

  6、不懂的問題一定要清楚明白才行,不可囫圇吞棗。

  以上就是關于囫圇吞棗寓言故事相關資料,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免責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查查吧平臺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圖片涉及侵權行為,請發(fā)送郵件至85868317@qq.com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返回查查吧首頁,查看更多>>
提示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查查吧平臺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圖片涉及侵權行為,請發(fā)送郵件至85868317@qq.com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優(yōu)惠商城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