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哲元(1885—1940),字明軒,漢族,山東省樂陵市城關鎮(zhèn)趙洪都村人。中華民國軍事將領。他是馮玉祥手下西北軍五虎之一,馮玉祥對他十分賞識,稱贊他“勇猛沉著”、“忠實勤勉”、“遇事不茍”、“練兵有方”。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宋哲元簡介,一起來看看吧。
宋哲元簡介
幼年家貧,刻苦讀書。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從軍,北洋陸軍隨營武備學堂畢業(yè)。畢業(yè)后服役于馮玉祥部,歷任哨長、連長、營長、團長。1922參加直奉戰(zhàn)爭,升任第二十五混成旅旅長,是西北軍五虎上將之一。1924年參加北京政變,10月馮部改編成國民軍,宋哲元任第一軍第一師(后改為第四師)師長。1925年秋改任熱河特別行政區(qū)都統(tǒng)。他曾在承德避暑山莊里成立蠶蜂學校推廣種桑養(yǎng)蜂,振興熱河農(nóng)業(yè);還興辦軍械廠,可以小批量仿制德國毛瑟20響駁殼槍。1940年4月5日,宋哲元以中風不語病逝,葬于綿陽附近的富樂山,享年56歲。國民政府追升其為一級上將。
人物評價
宋哲元是一個相當復雜的人物,他內心愛國意識和軍閥意識同樣強烈,常使他陷入激烈的思想斗爭中。宋哲元有根深蒂固的軍閥割據(jù)思想,在平津的所作所為,一半是為日本人所迫,一半仍是希望建立一個獨立王國,搞軍事割據(jù)。蔣介石對他花過大力氣拉攏,但宋哲元最終還是不肯投懷送抱。盧溝橋事變以后,宋口口聲聲要為馮玉祥的西北軍留點底子,反映出他內心深處馮玉祥始終高過蔣介石。當時的形勢,蔣介石已經(jīng)實現(xiàn)統(tǒng)一,順我者昌,逆我者亡,西北軍多少將領與時俱進,投靠蔣介石,宋哲元對馮玉祥的一片忠心令人慨嘆。
宋哲元在華北艱難維持,在日寇猖獗、東北淪陷、南京默然、二十九軍兵力不足的嚴峻形式下堅持民族大義,終于打響抗戰(zhàn)第一槍,功不可沒。因制造“鳳翔大屠殺案”和與日本“弱性”外交而遭唾罵,但以喜峰口大捷而一雪前恥,因盧溝橋奮起抵抗日軍而彪炳史冊。
人物紀念
各界悼念
宋哲元病故后,國民政府成立了以馮玉祥為首的治喪委員會。馮玉祥在親往吊唁時,竟扶棺大慟說:“明軒身后太蕭條,他真正做到了岳武穆所說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怕死……”5月18日,國民政府下令褒揚:“故陸軍上將敘第二級宋哲元,追贈為陸軍上將敘第一級。”
馮玉祥、沈尹默、于右任為墓碑題詞。 朱德和彭德懷聯(lián)名挽聯(lián):“一戰(zhàn)一和,當年變生瞬間,能大白于天下;再接再厲,后起大有人在,可勿憂乎九泉。”
蔣介石贈送“天地正氣”挽幛,又送挽聯(lián):“砥柱峙中流,終仗威棱攝驕虜;星芒寒五丈,不堪殄瘁痛元良。”
馮玉祥贈送“乾坤正氣”挽幛,所贈挽聯(lián)曰:“共患難三十年,直如左右手,自長城戰(zhàn)役挫敵鋒,鐵錚錚同服有膽;抱疾疚一二載,曾做奮斗思,聞西蜀電函告噩耗,無夢夢莫名傷心。”
周恩來挽聯(lián)為:“失地未收回,虎威昭重盧溝月;綿陽驚不起,鵑聲啼破錦江春。”
朱德和彭德懷贈挽聯(lián)一幅:“一戰(zhàn)一和,當年變生瞬間,能大白于天下;再接再厲,后起大有人在,可無憂乎九泉”。
十八集團軍駐渝辦事處挽聯(lián)曰:“應知創(chuàng)始難,大功未竟公何恨;誰說今終易,晚節(jié)無虧死猶榮。”
2021-07-09
2021-07-08
2021-07-08
2021-07-08
2021-07-08
2021-07-08
2021-07-07
2021-07-07
2021-07-07
2021-07-07
2021-07-07
2021-07-06
2021-07-06
2021-07-06
工作態(tài)度怎么寫 具有穩(wěn)定的工作心態(tài)
2021-07-06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查查吧平臺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圖片涉及侵權行為,請發(fā)送郵件至85868317@qq.com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