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蒂爾德.駱賽爾為了償還那高貴的項鏈,變賣了所有的家產,簽了許多借據,訂立了許多破產性的契約,甚至和那些不同國籍的放高利貸的人打交道,陪上了自己后半生的前程。然而在故事的結局時,作者筆鋒一轉,再次將情節(jié)推向高潮,十年后,命運再次發(fā)生了轉折,瑪蒂爾德.駱賽爾再次碰到伏來潔女士,從她口中得知,原來她借的那條項鏈是假的,而還給伏來潔的項鏈卻是真的,而為了那條項鏈,她卻賠上了自己的后半生……
《項鏈》無情地諷刺了法國十九世紀三、四十年代那些小資產階級的虛榮生活。為了這些虛榮,多少人陪上了自己的一生,可是到頭來呢?也只是一場空。
《項鏈》三篇精選讀后感
篇三:《項鏈》讀后感800字
莫伯桑是法國著名的作家,他的《莫伯桑短篇小說選》是世界上膾灸人口的著作,也是因為“它”,才始莫伯桑一舉成名的,今天,我又重新翻開小說,品味著《項鏈》所蘊含的真諦。文學女主人公瑪蒂爾德,天生麗質,嬌柔嫵媚,卻因家世不好,嫁給了一個教育部的小科員,自從跟隨了羅瓦塞爾,她窮得沒錢打扮,穿得更寒酸。
有一天,她的丈夫收到了一張晚會請貼。為準備晚禮服花了丈夫辛辛苦苦存的原本想買獵槍的400法郎,又去和女友福雷斯蒂埃太太借了一串鉆石項鏈。那晚,她也是萬人矚目的焦點,可就在參加完宴會的時候,項鏈不翼而飛了。她們去尋找和原來一模一樣的項鏈,可是要三萬四千法郎。于是就向親戚朋友借了如數的錢,買了項鏈還給太太。之后兩夫妻花了10年功夫還清所有債物,可事后得知項鏈是假的。
讀完以后,一股震憾涌上心頭,我對羅瓦塞爾夫婦感到有些同情又無奈。如果當時他們拿到了請貼,沒有被興奮沖昏了頭,事情就不會發(fā)生,而導致最終的結果。我想那瑪蒂爾德,她夢寐以求的高貴生活就離她近在咫尺了,我感覺她一下子就像從貴族淪落為平民。這篇文章很由得我們反思,可見項鏈這種奢侈品足夠體現出人的虛榮心極強,面對金錢和權利的誘惑往往抑制不住,每個人都有虛榮心,何況是一個漂亮女人。
我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學生,其實心中也有虛榮心在作怪,但我不會因虛榮而沖昏了頭腦,像羅瓦塞爾夫婦一樣。記得有一次,老師布置我們回去觀察5種樹葉的形狀,顏色和特點,要準備寫一篇作文。我十分認真地完成了作業(yè),到了要寫作文的時候。因為我觀察地比較細致,作文一路下來沒有碰到幾個大難題,文章寫得也比較細膩。老師也覺得我寫得文章比較好,拿來當范文讀給同學聽。然而,在修改的時候,我想老師都夸我文章用擬人的寫法很有新意,反正別的同學寫得還沒我好,就不想修改,便坐在椅子上若無其事地玩了起來,就算老師的眼睛掃到我,我也只是漫不經心地看一下作文。等到同學們重新修改了一遍之后,又交了上去。老師看到邵茜琳的一篇也蠻好的就讀了起來了,這時候我很羞愧,才知道寫狀物作文不是只有用擬人的手法才可以寫得好,用敘述的方法也不錯,我更明白了人不能有虛榮心。
自從我讀了這篇文章之后,讓我深有感觸,人不能有虛榮心,更不能貪圖一時風光,它很可能是成為你成功的絆腳石。
上文就是,《項鏈》三篇精選讀后感,你了解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