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米蘭—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掩卷長思,我們的生命到底不能承受其輕還是其重?米蘭—昆德拉說:如果我們生命的每一秒鐘都有無數次的重復,我們就會像耶穌釘于十字架,被釘死在永恒上?,F在我們一起來看看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讀后感。
在那永劫回歸的世界里,無法承受的責任重荷,沉沉壓著我們的每一個行動,這就是尼采說永劫回歸觀是最沉重的負擔的原因吧。
如果永劫回歸是最沉重的負擔,那么我們的生活就能以其全部輝煌的輕松,來與之抗衡??墒?,沉重便真的悲慘,而輕松便真的輝煌嗎?最沉重的負擔壓得我們崩塌了,沉沒了,將我們釘在地上??墒窃诿恳粋€時代的愛情詩篇里,女人總渴望壓在男人的身軀之下。也許最沉重的負擔同時也是一種生活最為充實的象征,負擔越沉,我們的生活也就越貼近大地,越趨近真切和實在
相反,完全沒有負擔,人變得比大氣還輕,會高高地飛起,離別大地亦即離別真實的生活。他將變得似真非真,運動自由而毫無意義。
那么我們將選擇什么呢?沉重還是輕松?巴門尼德于公元前六世紀正是提出了這一問題。他看到世界分成對立的兩半:光明/黑暗,優(yōu)雅/粗俗,溫暖/寒冷,存在/非存在。他把其中一半稱為積極的(光明,優(yōu)雅,溫暖,存在),另一半自然是消極的。我們可以發(fā)現這種積極與消極的兩極區(qū)分實在幼稚簡單,至少有一點難以確定:哪一方是積極?沉重呢?還是輕松?巴門尼德回答:輕為積極,重為消極。他對嗎?這是個疑問。唯一可以確定的是:輕/重的對立最神秘,也最模棱兩可。
是的,輕與重是個問題,選擇輕還是重更是個問題!不過我認為我們似乎更能承受生命之重卻無法承受生命之輕。因為人類似乎更有一種承受困難的本能,人類歷史前行的每一步哪一步不是伴隨著劇痛?個人的生命從呱呱墜地那一天起,從蹣跚學步艱難行走,最終走向墳墓?可是,人類的歷史從來就沒有中斷過,生命的傳承也沒有停止過。因為我們有一種與生劇來的承受力。這種承受力讓我們可以戰(zhàn)勝一切壓在我們身上的重量。相反,我們卻難以生命之輕,比如孤獨,虛空,當然,這些是在沒有籠罩宗教信仰的前提下。
這本書提出了很多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我們經歷著生活中突然降臨的一切,毫無準備,就像演員第一次彩排一樣。但生活的第一次彩排就是生活本身。我們該怎樣去面對我們的生活,怎樣去思考我們的人生,也許永遠都沒有正確答案,我認為這恰恰是我們人類的可愛之處,對我來說:未來的不可知正是我們前進的遠動力。
總之這是一部意象繁復的書,其中裝載了多種涵義:被政治化了的社會內涵的揭示、人性考察、個人命運在特定歷史與政治語境下的呈現,以及對兩性關系本質上的探索等。作者將這些元素糅合在一起,寫成一部非同凡響的小說——其中既有隱喻式的哲學思考,也有人的悲歡離合的生命歷程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