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塔讀后感(二)
《烏塔》一課記敘了德國小姑娘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在羅馬的青年旅館與作者相識的故事。烏塔才14歲,上小學(xué),可她獨自一人游歷歐洲,讓文章的作者敬佩,更讓我敬佩的是烏塔獨立性及糊口能力強,熱情、有愛心、孝心,辦事殷勤,有計劃……而中國小孩呢?卻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天子”“小公主”,所有家人都是百般的庇護,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當我讀到“她一見我,立刻坐起來打招呼……她很天然地問答道。”使我感到她很可愛,善于交朋友,很熱情,給人一種親切的感覺。而我呢卻恰恰相反,不要說見到目生人,就是見到自己的親朋摯友也要父母提醒才不好意思地打個招呼,讓別人覺得自己很不禮貌。
我還從“她在家里設(shè)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個周末去市場分發(fā)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陪小孩玩”讀出了烏塔不僅細心,獨立性很強,也很了不起。說她細心,是由于烏塔在家里設(shè)計好了旅行路線,看了很多關(guān)于這些國家的書籍,每個細節(jié)都想得很殷勤。說她了不起,是由于她自已掙錢游歐洲,想想看游歷歐洲需要那么多錢,她卻要自己辛辛勞苦地掙,真是個了不起的小女孩兒!
說她獨立性很強是她為了要計劃這次旅行,整整花了三年的時間預(yù)備,居然敢獨自一人游歐洲,并把這看成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而且每到一地,先要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再給家里撥打電話或寄明信片給家人報平安。讀到這里使我想起自己不敢出門,甚至連上學(xué)放學(xué)都依賴父母接送,就連功課都要依靠父母,特別是每次的作文假如媽媽不在身邊我就覺得無從下筆,慚愧啊!還有我又想起一件事,記得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禮拜天,我已經(jīng)約好了樓沁菲、金玲云幾個同學(xué)去爬塔山,也預(yù)備好了零食,就跟爸爸媽媽說了,結(jié)果卻遭到了他們的極力反對,說沒有大人的陪同安全咋辦?萬一失事了咋辦?外公外婆也急著說“就是,就是!沒有一個大人的陪同,萬一出了事誰再給我們捶背啊?別去了別去了法寶!”。哎,不就是去爬個山嗎!后來我用了最大的武器拼命的哭仍是沒用,最后仍是泡湯了…唉!就像現(xiàn)在我在學(xué)校里寄宿,爸媽也是只要一有時間就絕對往杭州趕,現(xiàn)在我爸爸還為了能在星期天在杭州陪我,連媽媽上班都不讓去了,他們什么時候才能放我手,讓我大膽勇敢的獨立糊口啊!如果我也去游歷歐洲,那爸爸媽媽不知有多擔心。然而外國的父母老是把鍛煉兒女的獨立性放在第一位,給他們學(xué)習獨立糊口的機會,真令人羨慕。
可現(xiàn)在我國很多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愛心卻表現(xiàn)為讓孩子免受苦、過分溺愛,殊不知過多的庇護只能使我們失去糊口生存能力。不信,我可以講一個故事,名叫《夏令營中的較量》,故事的梗概是這樣的:1992年8月,由日本福岡民間集團組織77名日本孩子到中國,一起舉行了一個草原探險夏令營流動。故事大致分為四部門:1、中國孩子病了回大本營睡大覺,日本孩子病了硬挺著走到底。2、日本家長乘車走了,只把鼓勵留給發(fā)高燒的孩子;中國家長鼓勵孩子,但在艱難路段把兒子拉上了車。3、日本孩子的吼聲在草原上震蕩。4、中國孩子的表現(xiàn)在我們的心中壓上了沉甸甸的問號。
從《烏塔》這篇課文的學(xué)習,我了解一個和我春秋相仿,但行為卻大不一樣的小女孩兒烏塔。這篇課文使我受益匪淺,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向烏塔學(xué)習,做一個自立、自強的好學(xu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