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jié)與道教文化
在道教文化中, 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這一天是“ 升天成仙” 的最好時間, 所以道教傳說中多選擇九月九日“ 升天成仙” 。道家認為這一天清氣上揚, 濁氣下沉, 地勢越高, 清氣聚集越多, 人就可以乘清氣而升天。中華民族的始祖軒轅黃帝就是在這一天乘龍升天, 著名的五斗米教的創(chuàng)始人張道陵也是在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這天升天成仙的。“ 真人張道陵, 于桓帝永壽二年九月九日, 在巴西赤城渠亭山中, 太上遺使者持玉冊, 授正一真人之號。” 就在道陵受號的同一天, 其妻孫夫人, 與天師在間中云臺白日升天, 位于上真東岳夫人。
無獨有偶, 東南沿海各地尊奉的海神媽祖, 也是這一天升天。媽祖, 名林默, 生前是福建蒲田循洲島巫女, 死后被奉為海神, 有“ 天妃” 、“ 天后” 等稱號。傳說媽祖就是在重陽節(jié)這天升天成仙熱“ 宋太宗雍熙四年丁亥, 天后年二十八, 秋九月八日, 后對家人說‘我愛清靜, 塵世所不樂居, 明天九日是重陽日, 我有登高的意愿, 預告別期。家人卻以為重九登高是例行的事, 而不知道她是將仙去的。......后白日飛升走了。’ ”
重陽節(jié)的重要習俗“ 登高” , 也與道教九月九日“ 升天成仙” 也有內在的聯(lián)系。因為相信九月九日是神仙升天的日子, 先民們就選擇九月九日登高, 意圖能向那些得道成仙的人一樣, 升人天宮, 這種對升天的渴望, 溯其源頭, 是人們對長壽的一種企盼, 《太清諸草木方》日“ 九月九日, 采菊花與獲芬松柏脂丸服之, 令人不老。” 道家無論是服食丹藥, 還是苦練修行, 其最終的最求是與天地同壽, 能長生不老, 而長生不老, 在世俗世界是無法實現(xiàn)的, 只有升上九天, 才能與日月同壽, 而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兩陽相重, 是升夭的最好時機, 故在道家的觀念體系中, 九九重陽升天成為一種傳統(tǒng), 在重陽節(jié)成為華夏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時候, 這種九九重陽“ 升天” , 又直接演變?yōu)橹仃柕歉摺?/p>
道教選擇登高作為升天的手段, 這與中國古代的神靈世界有關。在現(xiàn)在已經發(fā)掘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 大型祭祀遺址多建筑在山顛、山梁等處, 在平原地區(qū), 甚至人工堆筑成山用于祭祀良諸文化遺址多有稱為“ 山” 或“ 墩” 的人工堆筑的高臺, 如著名的“ 反山” 、“ 福泉山” 、“ 草鞋山” 、“ 張陵山”等, 歷經數(shù)千年風雨, 不少“ 山” 或“ 墩” 現(xiàn)乃高出地面米以上, 高者有的達到余米。從文獻記載中可以看到, 泰山、昆侖山、華山、滋山等從很早的時候開始就被視為神山。這種高山情結源于天國神靈觀念的出現(xiàn)。在傳說中的五帝時期, 這些神山是人們登天之處。而且, 這些神山越到高處越神奇。在山巔或堆筑成山以祭祀的現(xiàn)象, 表現(xiàn)了當時人們對于成仙的強烈向往。
升天成仙是人們對理想境界的一種無限追求, 成仙, 是希望能永遠存在而不消失, 是古人對永恒的追求。而在現(xiàn)實社會中, 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升天成仙則轉化為人們對長壽的企盼。在意象上, 重陽登高, 正是人們對人生不老的一種追求, 所以從魏晉開始, 人們已經開始把九九重陽與長壽聯(lián)系在一起了,曹巫在九月九日送鐘麟菊花, 說“ 至于芳菊, 紛然獨榮, 非夫含乾坤之純和, 體芬芳之椒氣, 孰能如此。故屈平悲冉冉之將老, 思食秋菊之落英。輔體延年, 莫斯之貴。謹奉一束, 以助彭祖之術。” 曹巫重陽贈菊, 希望鐘怒能借菊之力, 身體健康長壽。道家的升天成仙, 追求人生的永續(xù), 這與俗世中的人追求長壽是一致的, 從這個意義上說, 九月九日登高升天成仙, 已經內化為九九重陽祈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