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腦癱和腦性癱瘓是同義詞,已合并。
腦性癱瘓
腦性癱瘓(cerebral palsy),簡稱腦癱,通常是指在出生前到出生后一個月內由各種原因引起的非進行性腦損傷或腦發(fā)育異常所導致的中樞性運動障礙。臨床上以姿勢與肌張力異常、肌無力、不自主運動和共濟失調等為特征,常伴有感覺、認知、交流、行為等障礙和繼發(fā)性骨骼肌肉異常,并可有癲癇發(fā)作。出生1個月后各種原因引起的非進行性中樞性運動障礙,有時又稱為獲得性腦癱(acquired cerebral palsy),約占小兒腦性癱瘓的10%。腦性癱瘓的發(fā)病率約為1.2-2.5 ‰(每千活產兒)。
治療
治療計劃應以最大限度地改善患兒功能并提高其生活質量為目標,盡可能減少繼發(fā)性關節(jié)畸形和軟組織攣縮,盡量推遲或避免手術治療。常用的治療方法包括:
物理治療
通過增加關節(jié)活動度,調整肌張力,提高運動控制能力、協(xié)調能力、力量和耐力等來改善運動功能,增強生活自理能力。常用的技術包括:體位性治療、軟組織牽伸、調整肌張力技術、功能性主動活動強化訓練、肌力和耐力訓練、平衡和協(xié)調控制、物理因子輔助治療(理療)等等。
作業(yè)治療
作業(yè)治療主要包括手的精細功能訓練、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訓練、支具和輔助具的制作及生活環(huán)境設施的簡單改造等等。
矯形器的應用
在康復治療中常配合使用矯形器,以達到限制關節(jié)異?;顒印⑻岣叻€(wěn)定性、協(xié)助控制肌肉痙攣、保持肌肉長度、預防畸形、輔助改善運動功能等目的。矯形器的應用關鍵在于根據(jù)患兒的個體情況選擇最佳佩帶時期和類型,因此,應由康復醫(yī)師、治療師和矯形師共同商榷決定。
言語治療
由醫(yī)師和言語治療師評定后,根據(jù)不同言語障礙類型進行治療,如下頜、口唇、舌肌、軟腭等運動控制訓練,以及理解和表達能力訓練。
2021-07-26
2021-07-26
2021-07-26
2021-07-26
2021-07-24
2021-07-24
2021-07-24
2021-07-24
2021-07-23
2021-07-23
深圳龍華區(qū)12-17歲學生新冠病毒疫苗接種規(guī)則
2021-07-23
南京一地調整為高風險地區(qū) 另有20個區(qū)域調整為
2021-07-23
2021-07-23
2021-07-23
2021-07-23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查查吧平臺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圖片涉及侵權行為,請發(fā)送郵件至85868317@qq.com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